杜牧(公元803-約852年)唐代,字牧之,號樊川居士,漢族,京兆萬年(今陜西西安)人。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、散文家,是宰相杜佑之孫,杜從郁之子。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,授弘文館校書郎。后赴江西觀察使幕,轉淮南節度使幕,又入觀察使幕,理人國史館修撰,膳部、比部、司勛員外郎,黃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職,最終官居中書舍人。
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,故后世稱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,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,其詩英發俊爽,多切經世之物,在晚唐成就頗高。杜牧人稱“小杜”,以別于杜甫,"大杜“。與李商隱并稱“小李杜”。
杜牧名人名言:
東風不與周郎便,銅雀春深銷二喬。
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;后人哀之而不鑒之,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。
清時有味是無能,閑愛孤云靜愛僧。
多情卻是總無情,唯覺尊前笑不成。
繁華事散逐香塵,流水無情草自春。
青春留不住,白發自然生。
莫言名與利,名利是身仇。
草色人情相與閑,是非名利有無間。
尺素在魚腸,寸心憑雁足。
春風十里揚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。
青山隱隱水迢迢,秋盡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簫?
多情卻是總無情,唯覺尊前笑不成。蠟燭有心還惜別,替人垂淚到天明。
日暮東風怨啼鳥,落花猶似墜樓人。
戍卒叫,函谷舉,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。
奈何取之盡錙銖,用之如泥沙?
此生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。
十年一覺揚州夢,贏得青樓薄幸名。
千里鶯啼綠映紅,水村山郭酒旗風。
借問灑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
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。
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《后庭花》。
一騎紅塵妃子笑,無人知是荔枝來。